发布时间: 2017 - 08 - 14
近日,在2016第四届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组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额超过3.6万亿元,冷链物流潜在收入达1800亿元,全国冷库总保有量为3710万吨,折合9275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达到9.34万辆;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总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6.1%;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5%、30%和41%。   虽然经过几年发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落后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同样一组对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很多痛点和难题需要改善和解决。与美国相比,我国人均冷库保有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在冷链物流的建设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及我国的冷链水平得到改观的原因,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消费需求升级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是主要原因之一。他介绍,2015年,我国人均GDP接近7600美元,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亿人,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消费升级直接助推了高端进口食品、生鲜电商等市场的爆发,也带动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升级。另外随着中澳、中韩自贸协定的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四大自贸区的开放运营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市场环境的变化,都给冷...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7 - 08 - 13
近年来,生鲜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给冷库等冷链相关制冷设备带来无限商机。业内人士分析,冷库建设与规划直接影响生鲜电商收益。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冷链物流对生鲜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短期内仍稳步提升,相关企业需抓住这一黄金发展期。  十三五 将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日前,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巡视员胡恒洋表示,十三五 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4300座大型灌区、提升农业机械化达到70%以上,同时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上取得突破。  据了解,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日渐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胡恒洋在2016首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上表示,十三五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建成了东北、环渤海、长江中下游物流通道。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适应大量生鲜农产品运输需要,扶持一批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生鲜电商发展对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需求大  的确,近年来,农村生鲜电商发展势如破竹,并且获得各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近期,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农村电商,除了优质的农产品原料外,冷库、冷藏车等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必不可少。  据统计,农村电商经营品类中,食品依旧占据绝大比例...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7 - 08 - 14
在7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16中国物流供给侧改革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物流产业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实现的基础要求之一,同时也是解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促进就业的“良方”。用制度支持创新、用技术保证进步、用资本维护成长,是实现物流供给侧改革的三大要素。    物流业或成供给侧改革“良方”    结构性需求不足    物流产业历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之一。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物流总费用5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个百分点。  然而,巨大的规模之下,也隐藏着不小的隐忧。    据统计,2015年我国约有810万家运输经营业户,其中,以个体运输业户为主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占比超过了90%,不仅很难形成行业集约作用,使得整个产业难以在具体业务上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同时还滋生出恶性竞争、利润微薄、软硬件设施落后等“并发症”。可以说,我国物流行业“多、小、散、弱”等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业界人士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平稳的大背景下,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产业萎缩对物流行业带来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单一环节(仓储、运输等)利润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多环节的运营同...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3 - 12 - 11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7号公告,批准发布《物流单证基本要求》(GB/T33449-2016)、《公路物流主要单证要素要求》(GB/T33458-2016)、《仓储货架使用规范》(GB/T33454-2016)、《家电物流服务通用要求》(GB/T33446-2016)四项物流国家标准。  四项物流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  1.物流单证基本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物流领域运输、仓储单证编制的基本原则、要求、要素以及单证填制和使用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物流领域单证的编制与应用。  单证是物流流程的记录,是物流信息传递的可视形式。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必然对物流操作过程中所使用单证的标准化、规范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物流单证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如各企业所使用的物流单证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了同一物流企业面对不同客户时使用不同单证的现象。另外,还存在单证名称不统一等问题,不利于物流效率的提升。该标准发布实施对规范物流单证,促进物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物流主要单证要素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公路物流主要单证的基本要素。该标准适用于公路运输物流活动交接环节所使用的单证。  单证是物流流程的记录,是物流信息传递的可视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流单证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如各企业所使用的物流单证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现象严重...
浏览次数:4
发布时间: 2017 - 08 - 07
上海物流公司建设现代物流业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重要措施,广西地区比较注重区域物流的发展,为发展区域物流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措施。日前,广西环北部湾地区的湛江海关、南宁海关、海口海关,以及北部湾港、湛江港、海南港航、国投洋浦港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三关四港”进一步加强区域通关合作,推进环北部湾港口竞合发展。根据备忘录,湛江、南宁、海口海关将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等区域通关模式应用,推动商品预归类、价格预审核、原 产地预确定和归类、价格等专业认定结果互认,推进区域执法统一性建设,打造三地港口与海关监管场所、特殊监管区域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上海物流公司三关深化合作提升了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层次,关检“三个一”合作范围将逐步扩大到三地港口所有港区和所有进出口需报关报检商品,提升港区口岸通关效率。据悉,三关将综合运用区港联动、内外贸同船运输、水运中转、海铁联运等监管新举措,支持三地港口与物流腹地共建“无水港”,减少货物在港滞留时间,进一步延伸港口功能和拓展区域物流。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因此要注重区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浏览次数:8
发布时间: 2017 - 08 - 14
近日,国家发改委日前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指出,加大降税清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17 年年内出台完善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工作实施方案。 《意见》表示,完善物流领域相关税收政策。结合增值税立法,统筹研究统一物流各环节增值税税率。加大工作力度,2017 年年内完善交通运输业个体纳税人异地代开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做好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相关工作。2017年年内出台完善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工作实施方案,年底前建成全国统一的收费公路通行费发票服务平台,完成部、省两级高速公路清分系统改造,推进税务系统与公路收费系统对接,依托平台开具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 《意见》表示,加强物流领域收费清理。开展物流领域收费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全面严格落实取消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政策。完善港口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拖轮计费方式,修订发布《港口收费计费办法》。清理规范铁路运输企业收取的杂费、专用线代运营代维护费用、企业自备车检修费用等,以及地方政府附加收费、专用线产权或经营单位收费、与铁路运输密切相关的短驳等两端收费。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3 - 12 - 11
随着铁路货运业的不断改革,铁路货运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们来看看上海货运是如何发展铁路物流的。今年以来,上海货运不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加强物流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物流总包和接取送达业务,努力打造全程物流服务,拓展货运市场。上海货运不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近年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货场物流设备设施建设,提高物流发展能力。今年该局计划投入1.34亿元,加快 推进玉林、湛江、乌鲁木齐南等货场“短平快”扩能改造,优化完善乌鲁木齐沙井、柳州西鹅、桂林西3个物流中心设备设施建设方案,提升仓储与配送能力;充分 利用无轨站、客票代售点等窗口,拓宽揽货渠道,目前已建成42个无轨站。乌鲁木齐局大力拓展接取送达服务,延伸服务链条。他们与52家社会物流企业开展接取送达联营合作,构建起完善的接取送达网络,加强物流配送系统推广应用,拓展接取送达服务。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办理货物接取送达139万吨,收入2661万元,业务量占货场总运量的17%。上海货运主动适应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大力承揽物流总包业务。他们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摸清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外包需求,加强 运输时限、财务结算、违约责任等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选定目标企业和目标项目,开展物流总包业务,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截至9月5日,该局承揽企业物流总 包48家,累计发送货物95.7万吨,收入1.57亿元。
浏览次数:6
发布时间: 2017 - 08 - 14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发展物流行业,同时中国制造也借此开始转型,物流与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相结合,开启了我国物流行业的新方向。自2015年,“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当年不断触网的物流业开启新变革。物流借此成为迅速与互联网结缘的行业,2017年,物流企业将由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应用创新和纵深发展,必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国家即将重磅推进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十一项重点工程,物流企业都能抓住政策的东风,再上一层楼。  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工程  1、物流大数据信息集成工程  2017年,大数据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就像物流行业中的公路、铁路、港口、水电和通信网络一样不可或缺!但大数据不会因为人们的使用而折旧和贬值,很多人习惯把物流行业看作是互联网最后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对大数据的研究还停留在口头上,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专注于数据调查的咨询公司麦卡锡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大数据将是堪比石油的重要资源”。  2、互联交换标准推广工程  2016 年底,已经完成物流大数据中心相关信息集成系统设计调整,2017 年底试运行,开展数据汇集分析工作。到2018 年底,初步构建起多种运输方式间信息互联交换标准体系,物流信息互联交换基础网络基本建成,实现充分有效的互联互通。  3、水路便利运输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工程  ...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17 - 08 - 14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物流创新与实践”论坛上,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智慧物流是整个商业链、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基础设施,没有它,可能就没有新的经济转型。  智慧物流,通常也被称作智能物流,是指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  一、智能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发改委2015年公布的《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通知》中提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为8%,第三方物流比重由目前约60%提高到70%,按照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计算,到202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仍有万亿发展空间。智能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未来转型的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长期来看,推动智能物流发展的催化剂主要有以下这些:  二、物流智能化主要因素分析  由于物流业是一个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而智能物流则是将上述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能仓储、自动化装备、物联网技术以及专业物流商均是智能物流产业链中的重要因素。  智能仓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是在特定的...
浏览次数:0
All in13Page页次1/2HomePrev12NextLast Page
Site Navigation
15800653214
No.200 SHUANGQIAO ROAD,SHANGHAI 
TEL:+86 0755-2955 6666
FAX:+86 0755-2788 8009
Zip Code:330520
Copyright ©2017 - 2020 SHANGHAIKANGSHUO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6

二维码管理

1

QQ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614-5665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Unfold